阿特斯发三箭的时候,不做人身攻击,不做行业中厂家、同行的直接攻击。
丁永强现在已放下多年前喜欢玩的激烈的网络游戏,只要有一点闲暇时光,他要么思考,要么看书。细心的人会发现,这间办公室内安置了多种健身器材,玻璃墙外悬空的平台上方还挂着一个拳击沙袋。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信用体系,经济不好,信用体系自然就不好。在国内市场,就目前的诚信体系下,你的产品必须要有较高的议价权,你才能够很好地把钱收回来。光伏产业跌宕的背后,是逆变器产业门槛和标准的不断提高。邓鹏飞管理团队的风格历来不需要讲什么理由,不是你能做到什么程度,而是企业要你做到什么程度;在丁总的带领下,古瑞瓦特形成了一种积极奋斗的氛围,大家都自觉自愿地把事情做好,做到极致。我们未来的方向是智慧能源,这需要很大的资本去驱动。
2016年只是分布式光伏的一个开始,我相信未来三到五年会有5倍左右的增长,丁永强向《分布式光伏》分析,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企业加入战团,行业整合还会加剧,在分布式逆变器这块,最终只会有5家左右的企业存活下来。古瑞瓦特市场总监张利霞告诉《分布式光伏》记者,公司员工总数已经从去年底的500多人增长到了现在的800人,市场、销售、研发都在积极地招兵买马,估计到今年底就会超过1000人。针对部分参与市场交易的电量无法得到应有的环保补贴问题,将煤电环保电价补贴调整为价外补贴,保障企业巨额环保改造投资顺利回收,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建议认真总结部分地区电力市场建设中暴露的问题,进一步完善交易体系。三是气象部门预测夏季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正常到偏高,华北和西北地区东南部、西南地区东北部高温日数偏多;汛期我国降水总体呈现北少南多的特征。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1.46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建议落实能源电力规划,加快淘汰服役年限长,不符合能效、环保、安全、质量等要求的煤电机组。
西部地区受高耗能行业增速同比大幅回升影响,用电增速大幅提高;东、西部地区对拉动全国用电量增长的贡献较大,分别为2.9和2.5个百分点;中部和东北地区分别拉动1.2和0.3个百分点。一季度,20个制造业行业用电量均同比正增长,除有色、黑色金属冶炼行业外,化学纤维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木材加工及制品和家具制品业、通用及专用设备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交通运输电气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用电量增速也均超过8%。
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8%,增速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四是加强运力协调,促进协议兑现。南方电网区域西电东送电量同比下降2.9%,贵州受电煤供应短缺及乌江流域来水偏枯的影响,送出电量下降较多。在未来工作建议上,针对妥善解决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拖欠和直接交易电量环保电价补贴回收难的问题。
化工、建材、黑色、有色等四大高耗能行业合计用电量同比增长9.4%,是制造业用电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建议有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动电煤产运需各方加快签订中长期合同;同时,由有关政府部门牵头,相关单位参加,建立电煤中长期合同兑现考核和价格监管的常态机制,对电煤中长期合同兑现偏低及价格违法行为及时查处,加强企业履约诚信体系建设。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长2.8%,增速同比降低8.0个百分点。(四)全年电力供需总体宽松,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同比下降预计后三季度全国电力供需总体继续宽松,部分地区相对过剩。
三是上年同期低基数一定程度上拉高了当季用电增速。二是煤电企业经营形势严峻,大面积亏损将可能影响到煤电企业经营生产。
建议以降低企业损失、优化煤电布局、促进网源协调发展为原则,综合经济损失和安全风险确定停缓建项目,科学确定停缓建项目清单和时序。通过多途径有效增加煤炭市场供给量,保障煤炭市场充足供应。
建议研究简化可再生能源补贴申报、拨付流程,尽快解决补助资金历史欠账问题;扩大补贴资金来源渠道,尽快推动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制度落地,完善可再生能源发展长效机制。四是加强燃煤自备电厂管理。全国主要电力企业总计完成投资同比下降4.8%,其中,电网完成投资同比增长2.1%,110千伏及以下电网投资占53.0%;电源投资同比下降17.3%,各类型电源完成投资均不同程度下降。一季度全国新投产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394万千瓦、同比少投产48万千瓦,东、中部地区太阳能新增规模占全国的比重达到80.6%,开发布局明显优化。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70.6%,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并网发电量同比增长78.4%,设备利用小时275小时、同比提高11小时。建议做好在建(包括未核先建)煤电项目的规模、布局和建设进度等情况的摸底统计工作,科学测算停、缓建的经济损失,合理评估企业存在的人员安置、资产处置等方面的困难。
在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9.0%的拉动下,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6%,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贡献率为75.5%,是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较快增长的主要原因;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分别增长7.8%和2.8%,增速均同比下降,暖冬和上年同期高基数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一是受上年同期气温偏冷,以及多一天导致的高基数影响;二是今年气温偏暖因素影响,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为1961年以来最暖冬季,影响取暖负荷及用电增长。
主要是因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升尤其是基建投资高速增长,同时,PPP项目加速落地,企业预期较好,加大生产力度,制造业用电量实现9.0%的快速增长;此外,上年同期第二产业用电仅增长0.2%导致低基数也是重要原因。签订中长期合同对于保障煤炭稳定供应和价格平稳,促进相关行业健康发展和经济平稳运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火电设备利用小时进一步降至4080小时左右,电煤价格继续高位运行,部分省份电力用户直接交易降价幅度较大、规模继续扩大,发电成本难以有效向外疏导,煤电企业效益将进一步被压缩,发电企业生产经营继续面临严峻困难与挑战。二是第三产业用电量继续较快增长,增速同比下降。
一是多措并举,有效增加煤炭市场供给量。二是有序停缓建一批在建煤电项目,严控新增煤电规模,遏制无序发展行为。全国基建新增火电装机容量1139万千瓦、同比少投产607万千瓦,其中煤电新增983万千瓦、同比少投产381万千瓦。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6%,增速同比提高7.4个百分点。
电煤价格年初出现短暂回落,但回落时间和幅度都小于往年,2月下旬后再次上涨。加强行政执法和环保监督力度,对于符合国家煤电落后产能淘汰标准的小煤电机组,坚决限期予以关停并拆除;对于排放不达标的煤电机组,严禁其运行,推动燃煤发电机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清洁高效火电和新能源发电腾出发展空间。
全社会用电量保持较快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宏观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工业企业效益明显改善、生产形势较好,带动用电量较快增长,当季工业用电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5%。(三)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宽松,部分地区相对过剩一季度,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宽松,部分地区相对过剩。
三是并网风电发电装机及发电量高速增长,弃风问题有所缓解。第二产业用电量快速增长,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5.2个百分点,成为电力消费增长的主要拉动力,第二产业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四大高耗能行业比重提高0.7个百分点。
(二)全年新增装机容量约1亿千瓦,非化石能源占比持续提高预计全年全国基建新增发电装机1.1亿千瓦左右,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6000万千瓦左右,煤电5000万千瓦。一是开展在建煤电项目调研摸底。煤电投资下降和新增装机规模减少,反映出国家自上年以来出台的促进煤电有序发展系列政策措施效果继续显现。当前,解决煤电企业经营困难、避免成本增加向电力用户传导的最关键、最有效的途径是合理下调煤价,降低燃料成本。
五是积极推广电能替代,促进企业增供扩销。受来水偏枯和上年底蓄能值相对偏低的影响,全国规模以上电厂水电发电量同比下降4.1%;全国水电设备利用小时623小时、同比降低68小时。
(三)电力供需影响因素较多,受电煤供应和气候影响较大后三季度,影响电力供需的因素主要有:一是电煤供需形势存在不确定性。三是规范市场交易,有序推进电力体制改革。
五是各地区用电增速均同比提高,西部地区增速领先。电力供应主要特点有:一是火电完成投资和新增装机容量双降,设备利用小时同比提高。